新冠病毒的來臨,讓全社會嚴陣以待。全球不斷攀升的確診人數對半導體市場和供應鏈都造成了一定壓力。然而壓力面前,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卻不懼疫情影響,逆勢而上,增資提產,為今后長期的發展提前做好準備。這些消息釋放出來也極大地提振了全行業的士氣。
形勢嚴峻
新冠病毒向行業施壓
2019年,全球半導體行業進入下行周期,智能手機、PC、筆記本電腦等需求放緩導致了半導體市場的下滑。專家原本預測2020年半導體或將重回上升軌道,5G的部署與AI的需求將成為推動半導體行業復蘇的強勁動力。然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突然發生,為半導體行業回暖帶來不確定性。
集邦咨詢認為,疫情擴大使得未來終端需求能見度降低,尤以專注于智能手機與消費性電子領域的IC設計業,2020年第二季度營收可能受到較大影響。集邦咨詢修改了2020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生產總數的預估,下調至2.75億只,較去年同期衰退約12%,為近5年來新低。
疫情帶來壓力的同時,也推動人們對網絡通信給予更多的依賴與重視。市場重新評估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的價值。一大批人工智能、5G芯片企業產品加速落地。研究機構預計,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將再續輝煌,市場規模將達到42.5億美元,預計年增長率約為51.5%。而在5G通信方面,華為中國運營商業務部副總裁楊濤預測,到2023年,與5G相關的半導體收入將達到208億美元以上。雖然疫情的爆發帶給半導體產業些許沖擊,然5G與AI的帶動作用依舊值得期待。隨著5G商用進程的加速、AI、物聯網等創新技術快速發展。“新基建”風口帶來的巨大的市場機遇,也將給代工行業帶來更多機會。
不畏艱難
逆行者增資提產
2020年雖然迎來一個令人沮喪的開局,其中卻也不乏令人振奮的聲音。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同時,有著無數逆行者在與無形病毒斗爭。與此同時,眾多集成電路領域企業加急復工復產,同樣為這場戰“疫”做出了貢獻,提供著基礎電子產品上的物資保障。
聯芯集成電路制造(廈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2月10日,聯芯集成電路制造(廈門)有限公司正式復工。隔天,聯電集團通過蘇州和艦增資廈門聯芯35億元。根據聯電公告,聯芯現階段實收資本額約為126.97億元,最新增資的35億元,由聯電集團透過和艦全數認購。累計本次參與增資之后,聯電集團投資聯芯總金額約117.81億元。
在疫情壓力面前增資擴產只是一個方面,與此同時,聯芯對于防疫復工、保生產方面的工作也十分重視。按照國家政策要求,聯芯積極部署和落實全方位疫情防控工作,并通過相關部門審核,認真完成復工的準備工作。在公司內部,為保障堅守崗位的每位員工健康有序的進行工作,聯芯推出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自疫情發生以來,聯芯加大重視程度,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據了解,目前聯芯產能100%滿載運營,供應鏈一切正常,所有員工無一例感染,做到安全生產、抗擊疫情“兩不誤、兩確保”。
在一些境外企業撤資之時,疫情下聯電集團的增資確保了聯芯的技術實力和產能規模得以增強,為進一步實現做大做強,提升國內晶圓代工廠商的制造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全球新冠肺炎異常嚴峻的情形下,聯芯的增加投資和提升產能,獲得了廈門政府,以及行業上下游用戶的肯定。在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的2020年度省重點項目名單上,聯芯赫然在列。作為廈門火炬高新區的龍頭項目,聯芯發揮集聚效應,帶動了不少相關配套項目的落戶,隨著一系列配套項目的相繼引進,推動了廈門火炬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進一步發展升級,加快完善廈門火炬高新區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聯芯為5G芯片龐大的產業鏈在大陸地區代工帶來了強勁需求。”市場人士滕冉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隨著未來國內代工企業能力的不斷增強,聯芯的增資必將為我國優秀的IC設計公司提供穩定的工藝能力保障。
聯電集團對于聯芯集成的增資也是半導體領域合作共贏發展的一個有力實踐。目前,聯芯已經成為廈門火炬高新區的重要企業,是海峽兩岸合資建設的第一座12英寸晶圓廠,將進一步推動火炬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的集聚發展。
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需要國際化高度分工,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全產業鏈的協同合作,只有在全球合作共贏的前提下,企業才能健康發展起來,企業也只有積極融入國際半導體生態圈,堅持自主研發與合作共贏的并行之路,才能共同面對環境壓力,推動企業健康發展。聯電集團增資廈門聯芯,將兩岸的技術優勢與市場優勢整合起來,共同應對挑戰,共贏市場新機遇。這是解決當前半導體所面臨發展瓶頸有效途徑之一。(來源:中國電子報????原作者:田成杰)